|
大同市实施精神扶贫 许家窑村民收到“争先笸箩” |
2018-02-07 14:47:06 来源:山西晚报 点击: |
|
|
▲▲“争先笸箩”发放现场。▲村民翻看《新型职业农民》。
本报2月6日讯(记者 郭斌)旧有针线笸箩,缝衣补线,罗织家长里短;今有“争先笸箩”,畅通信息,争做新型农民。5日上午,大同天镇县张西河乡许家窑村50多户村民都收到一个装有收音机、报纸、杂志的“争先笸箩”。这一来自于大同市人社局的精神扶贫创意,为寒冬中的村民送上了暖暖的精神食粮。
许家窑村是大同市人社局的定点包扶村,多年来,在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的带领和帮扶下,许家窑村坚持外界帮扶与自身造血相结合,通过认领“爱心股份”、兴办经济实体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手段,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,于2016年在天镇县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。
经济脱贫了,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迫切了。但许家窑村偏处一隅,村民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并不通畅,也难以参与到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中。要扶志、扶智,就得畅通信息渠道,让村民了解最新资讯,听到各级党委与政府的声音。
人社局驻村干部、第一书记杨河芬想到了过去晋北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的针线笸箩,全家老小都离不开这个“百宝箱”。何不量身定做一个新时代的“百宝箱”?里面配备插卡收音机、十九大精神学习资料、致富信息、现代农业技术书籍以及党报党刊等,让针线笸箩变成“争先笸箩”,使村民在精神层面争先、进步。
在大同市人社局领导的支持下,50多个“争先笸箩”很快准备完毕。2月5日上午,人社局机关及局属单位一行20余人,将“争先笸箩”和慰问品送到许家窑村村民手中。
“有了‘争先笸箩’,以后端着饭碗就能听到十九大报告,坐在炕头上就能知晓致富信息。”村民说。
“重拾‘笸箩’,就是借助村民对针线笸箩的传统情怀,发挥‘争先笸箩’的现实意义,为经济脱贫的村民注入精神力量,让大家在‘乡村振兴’的过程中,人人争先,共创佳绩。”大同市人社局局长王东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|
责任编辑:
韩宵 |
|